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情定深秋 --- 多倫多Serena Gundy Park

晨曦曉露,木葉蕭蕭,一曲情歌,一句誓言……

按:我們星期日早上在多倫多的Serena Gundy Park公園見證了一對年青人訂婚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艾麗斯•芒羅(Alice Munro) - 第一位加拿大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芒羅(Alice Munro,也譯愛麗絲•門羅,艾莉絲•孟洛,愛麗絲•蒙若)奪得殊榮,成爲第一位加拿大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雖然芒羅以短篇小聞名全球,不過香港和國的讀者並不熟悉她,因為加拿大文學在內地長期受到出版機構冷落,何況她的作品只是短篇小。目前,唯一的一本中文譯本就是由新經典推出的《逃離》,出版多年,銷量僅5萬冊。
筆者有幸能在公共圖書館常常借到她的書,可以走馬看花地翻過她多本小。我很喜歡芒羅的作品,因為我沒有耐性讀長篇小,平日只短篇或散文。她的文字並不晦澀難懂,文筆簡樸,作品背景又是我熟悉的地方,書中的主人翁就如左鄰右里,很適合我這個讀書不求甚解,英文程度有限的「速食麵」讀者。話雖如此,我也不敢造次,班門弄斧地高談闊論「當代短篇小大師」的作品。雖然我一向認為另一位加拿大著名作家瑪格利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是最有可能為加拿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而我還是十分同意芒羅的得獎是實至名歸。
 
以下有關艾麗斯•芒羅是節錄自中文百科網頁:
    艾麗斯•芒羅(英語:Alice Munro,1931年7月10日-),或譯艾莉絲•孟洛、愛麗絲•蒙若,加拿大女作家,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溫納姆。她曾三次穫得加拿大總督獎,於2009年穫得布克獎,被譽爲“加拿大的契訶夫”。2013年,以“當代短篇小大師”的成就,成爲第一位加拿大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第13位穫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作家。艾麗斯•芒羅的作品以情節細膩見長,文風透徹,帶有心理現實主義特色。她的小多以小鎮爲背景,描述主人公爲了贏得社會承認而努力,卻往往陷入緊張的關係與道德沖突之中。艾麗斯•芒羅於1968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集《快樂影子之舞》,開始在加拿大引起廣泛關注,穫當年的加拿大的最高文學獎項——加拿大總督獎。迄今爲止她已創作了14部短篇小集。
  芒羅以短篇小見長,…… 她的小寫的都是渥太華郊區小鎮平民中的愛情、家庭日常生活,涉及的卻都是和生老病死相關的主題。芒羅筆觸簡單樸素卻細膩地刻畫出生活平淡真實的面貌,給讀者帶來真摯深沉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寫美國南方生活的福克納和奧康納相比,她還被美國猶太作家辛西婭•奧齊克稱爲“當代契訶夫”,並被很多歐美媒體評論爲“當代最偉大小家”。  

艾麗斯•芒羅主要作品(筆者更改過)
  1968年 《快樂影子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1971年 《少女們和婦人們的生活》Lives of Girls and Women
  1978年 《你以爲你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1982年 《木星的月亮》 The Moons of Jupiter
  1986年 《愛的進程》The progress Love 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1990年 《我青年時期的朋友》Friend of My Youth
  1994年 《公開的祕密》Open Secrets Stories
  1996年 《一個善良女子的愛》The Love of a Good Woman
  2001年 《憎恨,友誼,求愛,愛戀,婚姻》Hateship,Friendship,Courtship,Loveship,Marriage
  2004年 《逃離》 Runaway獲布克國際獎
    2006年 《石城遠望》The view from the Castle Rock
    2009年 《太多的歡樂》Too Much Happiness
    2012年 《親愛的生活》Dear Life

艾麗斯•芒羅:只寫女人的女人
  艾麗斯•芒羅,對很多人來,這是個從未聽過的名字。她的作品只有一本在我國翻譯出版,那就是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年作爲“新經典文庫”推出的小集《逃離》。大部分讀者,甚至是很多外國文學研究者,都不一定讀過她的作品。
    芒羅是那種細膩而精巧並帶著溫情的小家,她幾乎隻寫女人,從年輕叛逆的少女寫到耄耋之齡的老婦。這些故事都取材於作家熟悉的生活,取材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的一個村小鎮的女人們。芒羅使用的是非常“現實主義”的語言和敘述方式,幾乎從不搞什麼寫作實驗,並且常用第一人稱敘述,更方便地表達故事主角細微的心理感受。她總是避免任何教意味的文字,讓人覺得她的作品幾乎毫無理念可言。一個初讀其小的人幾乎猜不透艾麗斯•芒羅這個作家到底對她所寫的這些女人的生活抱著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到底對“人應該怎麼生活”這一問題有什麼樣的判斷,而只能感覺到她對細微處的洞察,以及莫大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以洞察力爲基礎的,她看到年輕少女的叛逆,也看到叛逆中所帶有的苦澀,看到老年婦女的頑固保守,也看到這種保守裡的尊嚴。有時候,她似乎在宣颺女權主義,但故事寫到最後,你會發現,那種努力讓自己更獨立更不羈的女人,墮入了失去家庭的痛苦之中。或許正如芒羅自己所,她並不想讓人們從故事裡找到什麼生活的門徑,她隻是想寫下這些她所熟悉的人,甚至隻是寫下她自己的某一面。這在她最重要的兩部作品《女孩和女人的生活》和《你以爲你是誰?》中體現得尤爲突出。
  諾獎給芒羅的頒獎詞是———“當代短篇小大師”,仔細想想,的確如此,當代短篇小作家中達到芒羅這種水准的確實不多。從這一點上來,諾貝爾的評委們想來是要鼓勵一下短篇小的創作了。畢竟,優秀的長篇小作家並不稀罕,但天才而認真的短篇作者卻十分罕見。

  目前門羅翻譯成中文的著作僅有《逃離》,出版於2009年。門羅小集《逃離》中文版由著名翻譯家李文俊擔綱翻譯。以下是節錄自他的《逃離》譯後記:
  《逃離》(RUNAWAY)一書出版於2004年,全書由八個短篇小組成,其中的三篇互有關聯。……
2004年第二次獲吉勒獎即是因為這本《逃離》,評委們對此書的贊語是:“故事令人難忘,語言精確而有獨到之處,樸實而優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獎金為二萬五千加元。還得到過別的一些獎項。另據報道,法國《讀書》雜志一年一度所推薦的最佳圖書中,2008年所推薦的“外國短篇小集”,即是芒羅的這本《逃離》。我國的《世界文學》等刊物也多次對她的作品有過翻譯與評介。可以,芒羅在英語小界的地位已經得到確立,在英語短篇小創作方面更可稱得上“力拔頭籌”,已經有人在稱呼她是“我們的契訶夫,而且文學生命將延續得比她大多數的同時代人都長”(美國著名女作家辛西婭•奧齊克語)。英國很有影響的女作家A.S。拜雅特亦贊譽她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短篇小作家”,從拜雅特的口氣看,她所指的範圍應當已經遠遠超出單純的英語文學世界。
……她還是比較擅寫短篇小,特別是篇幅稍長,幾乎接近中篇的作品。所反映的容則是小地方普通人特別是女性的隱含悲劇命運的平凡生活。她自己也:“我想讓讀者感受到的驚人之處,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的方式。稍長的短篇小對我最為合適。”.....
  我們在多讀了一些芒羅的短篇小之後,會感覺到,她的作品除了故事吸引人,人物形像鮮明,也常有“含淚的笑”這類已往大師筆下的重要因素之外,還另有一些新的素質。英國的《新政治家》周刊曾在評論中指出:“芒羅的分析、感覺與思想的能力,在准確性上幾乎達到了普魯斯特的高度。”這自然是一個重要方面。別的批評家還指出她在探究人類靈魂上的深度與靈敏性。她的作品都有很強的“濃縮性”,每一篇四五十頁的短篇,讓別的作家來寫,也許能敷陳成一部幾十萬字的長篇小。另外,也有人指出,在她的小的表面之下,往往潛伏著一種陰森朦朧的懸念。這恐怕就與她對人的命運、對現代世界中存在著一些神秘莫測之處的看法不無關系了。當然,作為一位女作家,她對女性觀察的細致與深刻也是得稱道的。芒羅的另一特點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作品倒似乎越來越醇厚有味了,反正到目前為止,仍然未顯露出一些衰的跡像。......

譯者李文俊,1930年出生在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文學》原主編,曾任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兼文學翻譯藝術委員會主任。譯作多樣,尤以翻譯福克納作品見長。上海譯文社出版的《福克納文集》7部作品中,李文俊一人獨譯了4部。除此,他還參與撰寫了《美國文學簡史》《大百科全書英美卷》《外國文學插圖精鑒》等。凡是喜歡外國文學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是福克納、塞林格、麥卡勒斯和卡夫卡的譯者,他譯的每一本書都影響著中國的當代作家。余華、莫言、蘇童都曾摯愛李文俊的中文譯本。李文俊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並且為建立美國文學會與加拿大研究會做出了眾多努力,曾任兩屆加拿大研究會副會長。1994年曾獲“中美文學交流獎”。
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李文俊“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06年開始設立,主要授予在翻譯與對外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傑出貢獻,成就卓著、影響廣泛、德高望重的翻譯家,是中國翻譯協會設立的表彰翻譯家個人的最高榮譽獎項。該獎曾授予季羨林、楊憲益、沙博裏、草嬰、屠岸等翻譯家和文化學者。 

以下是愛麗絲•門羅作品《逃離》中文翻譯欣賞網址(新浪讀書),有《逃離 Runaway》和《匆匆 Soon》兩篇小,可惜不是全文。

以下是愛麗絲•門羅作品《逃離》英文原文(The New Yorker):